为助力燕山地区社区基层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,切实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与品质内涵,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水平迈向新台阶。在党建引领下,燕山老工友志愿者协会积极探索社企共建新模式,精准对接群众需求,整合社企资源,通过实施迎风五里社区22号楼停车场改建项目,成功破解社区治理资源分散、效能不足等痛点,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生态。
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进程中,老工友发挥专群结合、群防群治传统,打造“老工友 +”体系。凭借成熟经验,协助企业工友北京燕山玉龙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孵化志愿服务队,规范管理,共建“创城随手拍 志愿我来帮”项目。通过进社区调研问需,精准捕捉需求,对接资源与服务队伍,构建精准化服务网络,助力社区治理与幸福提升。
问题洞察 走访问需调研民生民意。以“创城随手拍 志愿我来帮”项目为切入点,老工友充分发挥社企沟通桥梁作用,深入社区开展调研问需。通过大量走访居民、走进居民群众身边,倾听居民群众的心声与诉求,面对面地与居民亲切交谈,召开多方座谈会,老工友精准捕捉到迎风五里社区22号楼停车场改建的迫切需求。
展开剩余63%举措破局 社企联动破解民生难题。随后,老工友牵头迅速对接北京燕山华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专业力量,联合北京燕山玉龙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团委、社区党委、业委会及党员志愿者,对现场路面进行勘测,并召开多轮研讨协商会、项目推进会,最终制定科学施工方案。
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老工友协调洒水车等设备保障施工降尘,对接街道城管委优化关键环节,确保工程有序推进。9月11日,22号楼停车场改建工程正式启动,北京燕山华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按方案高效完成修整,彻底解决了居民停车难问题
长效筑基 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。针对社区治理中资源分散、效能不足的痛点,老工友以志愿服务为纽带,推动社企资源深度融合。协助北京燕山玉龙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孵化规范化志愿服务队,并指导其参与社区治理;同时,将改造后的车棚升级为社企共建停车场,实现空间资源共享与功能互补。此外,老工友还联动企业、社区、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在民生服务、矛盾调解、文化营造等领域持续发力,形成“需求清单—资源对接—服务落地”的闭环机制。
反馈共融 社区共建共享成果丰硕。随着社企共建项目的落地,老工友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生根发芽。居民从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,主动反馈需求、监督工程进度,并加入志愿服务队伍,形成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”的治理格局。迎风五里社区代表表示:“从停车场改建到日常矛盾调解,老工友和企业的身影无处不在,社区的事现在成了大家共同的事!”
此次老工友社企共建示范项目成功落地,是助力社区基层治理的一次生动实践,居民满意度不断攀升,既赢得广泛好评,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接下来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,广泛覆盖民生、环境、文化等十余领域,以社企共建与志愿服务为笔墨,绘就共建共治共享图景。推动志愿服务发展,助力构建和谐社区。
发布于:北京市通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